东贝武穴花桥渔光互补发电站项目验收监测表
建 设 单 位: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廖汉钢
编 制 单 位: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刘翔
项目负责人:柳震宇
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单位)
电 话:(027)81777351
传 真:(027)81777351
邮政编码:430000
地 址: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光谷医药产业 园二期高新大道858号A85-1栋
|
目录 |
表一 项目基本信息 |
表二 项目基本情况 |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
表四 验收监测内容及质控措施 |
表五 废水监测结果 |
表六 废气监测结果 |
表七 噪声监测结果 |
表八 环境管理检查 |
表九 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 |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
附件1:《武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附件2:检测业务委托书
附件3:情况说明
附件4:污水处理设备清单
附件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附件6:检测报告
附件7:垃圾清运合同
附件8:土地租赁协议
附件9:危废协议
附图
附图1: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3:给排水管网图
附图4:变压器事故油池尺寸图
附图5:污水处理设施图
附图6:项目周边环境及现场监测照片
建设项目名称
|
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
|
||||||||||||||||||||||||||||||||||||||||
建设单位名称
|
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
---
|
||||||||||||||||||||||||||||||||||||||||
建设项目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改建
|
||||||||||||||||||||||||||||||||||||||||
主要产品名称
|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
||||||||||||||||||||||||||||||||||||||||
设计生产能力
|
50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占地面积766705平方米
|
||||||||||||||||||||||||||||||||||||||||
实际生产能力
|
50.336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占地面积766705平方米
|
||||||||||||||||||||||||||||||||||||||||
环评时间
|
2017年2月
|
开工日期
|
2017年3月
|
||||||||||||||||||||||||||||||||||||||
投入试生产时间
|
2017年6月
|
现场监测时间
|
2017年8月28日~
8月29日
|
||||||||||||||||||||||||||||||||||||||
环评报告表
审批部门
|
武穴市环境保护局
|
环评报告表
编制单位
|
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
环保设施
设计单位
|
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环保设施
施工单位
|
湖北鑫华源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
投资总概算
|
40000万元
|
环保投资总概算
|
500万元
|
比例
|
1.25%
|
||||||||||||||||||||||||||||||||||||
实际总投资
|
40000万元
|
实际环保投资
|
500万元
|
比例
|
1.25%
|
||||||||||||||||||||||||||||||||||||
验收监测依据
|
1.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务院令第68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
3.《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武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武环审[2017]7号)(见附件1)。
4.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的委托书(见附件2)。
|
||||||||||||||||||||||||||||||||||||||||
验收监测标准
标号、级别
|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为Ⅱ类水体,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域水质标准;
2.环境空气: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
|
||||||||||||||||||||||||||||||||||||||||
验收监测标准
标号、级别
|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农田灌溉水质标准》(5084-2005)旱作;
2.废气:《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
3.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
表1-1 验收标准
|
||||||||||||||||||||||||||||||||||||||||
总量控制
|
项目废水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厂区周边绿化灌溉,不外排。根据国家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
1、 项目背景
武穴市日照充足,太阳辐射量指标属全国太阳能资源Ⅱ类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能水平总辐射为5108.3MJ/m2适合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武穴市花桥镇实施东贝武穴花桥50MWp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
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委托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7年3月28日武穴市环境保护局经审查后下达了《关于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武环审[2017]7号)(见附件1)。
本项目采用270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光伏列阵,组件个数为185196块。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系统,支架工8275组,组串个数8800个,设计装机容量50MW,目前实际装机容量50.336MW,工况达到75%以上,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情况说明见附件3)。
根据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受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考查“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设施治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允许的标准限值;检查环境管理情况(包括环保机构设置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否符合要求等。为此,我司于2017年8月25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初步检查了环保设施的配置及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技术要求,编制完成《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根据《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28日
和29日对项目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行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在获取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武穴济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贝武穴花桥5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2、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武穴市花桥镇赤脚湖。项目东侧52m处为胡曹坊村小富垸,西侧、北侧及南侧紧邻农田,西北侧129m 处为陈港社区。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3、 项目建设内容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为“水下养鱼、水上发电”,项目主要建设50MWp 的光伏电站、鱼塘、升压站及配套的宿舍、食堂等。鱼塘采用自然放养方式养殖,夏季养虾,每亩投放30kg虾苗,出售鲜活产品,不进行产品的加工。项目建设内容见表2-1。光伏电站生产设备见表2-2。
表2-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表2-2 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4、项目投资、规模及产品
本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0万元。项目现定员10人,全年工作365天,在项目食宿。
本项目采用270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光伏列阵,组件个数为185196块。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系统,支架工8275组,组串个数8800,设计装机容量50MW,目前实际装机容量50.336MW,工况达到75%以上,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情况说明见附件3)。
5、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环节
5.1光伏发电工艺流程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受来自太阳的光能,经光电转换产生直流电能;功率调节
器由逆变器、并网装置、系统监视保护装置以及充放电控制装置等构成,主要用来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 图2-1 项目光伏发电工艺流程示意图
5.2渔业养殖工艺流程
渔业养殖主要是将外购的鱼苗投入鱼塘中,鱼苗采取自然放养模式,不人工投加饲
料,鱼苗长大到一定重量后,捕捞,出售。鱼塘无废水外排。鱼塘养殖工艺见图2-2。
![]() 图2-2鱼塘养殖工艺流程示意图
|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1、废水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光伏组件清洗废水。
光伏组间清洗废水水量较少直接排入鱼塘。生活污水由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厂区周边绿化灌溉(污水处理设备见附件4)。废水排放及处理流程见图3-1。
![]() 图3-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废气:项目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致楼顶排放。
3、噪声源处理和排放:项目噪声主要为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升压变压器设备噪声等。设备噪声主要采取安装减震垫、利用厂房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处理。
4、固体废弃物处理和排放: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废油脂、废旧光伏组件。
办公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由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废油脂暂存固定容器,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见附件7)。
光伏系统使用寿命25年,目前投入使用的蓄电池为2016年生产的合格产品。后期运营期产生的光伏电池组件(晶硅电池)交由设备厂家回收。
变压器油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投入使用的变压器为2016年生产的合格产品,运营期更换的变压器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变压器一般情况下5~10年检修一次,变压器冷却油检修时添加量、损耗量为0.3~0.5kg。
3-1 项目污染源产生情况一览表
|
1、验收监测内容
(1)废水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设施出口;
监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
监测频次:4次/周期,监测2周期。
(2)有组织废气
监测点位:食堂油烟排气筒;
监测项目:油烟;
监测频次:5次/周期,监测1周期。
(4)噪声
监测点位:厂界四周▲1#〜▲5#(监测布点见附图3);
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
监测频次: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2周期。
2、方法及依据
(1)废水: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相关现场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各项污染物具体测定方法见表4-1。
(2)废气:依据《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中相关现场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
(3)噪声: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相关现场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
3、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要求布设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
(2)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的要求进行现场和实验室质控,声级计测量前后进行校准;
(3)监测人员经考核持证上岗,实验室经过计量认证;
(4)样品采取全程空白、平行双样和质控样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见表4-2~表4-3;
(5)由表4-2~表4-3可知,各质量控制结果均合格,在控制范围内;
(6)验收期间,生产工况达到75%以上,达到竣工验收工况要求。
表4-1 监测方法及依据统计表
表4-2 分析质量控制结果表
表4-2 分析质量控制结果表
“ND”表示低于方法检出限,其检出限见表4-1。
“Di”表示两次测量结果的绝对差值。
表4-3 声级计校准结果统计表
|
表五 废水监测结果(单位:mg/L)
备注:“ND”表示低于方法检出限,其检出限见表4-1。
表六 废气监测结果
|
表七 噪声监测结果
表八 环境管理检查
绿化、生态恢复措施及恢复情况:
为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园区积极营造绿色植物,沿道路及厂区周边设置草坪。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废油脂、废旧光伏组件。
办公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由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废油脂暂存固定容器,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见附件7)。
光伏系统使用寿命25年,目前投入使用的蓄电池为2016年生产的合格产品。运营期产生的光伏电池组件(晶硅电池)交由设备厂家回收。
变压器油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投入使用的变压器为2016年生产的合格产品,企业运营期更换的变压器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环境风险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该公司按环评风险防范要求选址在城市郊区,配电、控制设施远离危险区;变压器周边设置围堰、事故池,电站设有手提式灭火器并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5)。
项目环评批复执行情况:
项目环评批复意见落实情况见表8-1。
表8-1 环评批复意见落实情况
|
表九 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